首页>>人工智能->哪个城市布局人工智能?

哪个城市布局人工智能?

时间:2023-12-14 本站 点击:0

导读:今天首席CTO笔记来给各位分享关于哪个城市布局人工智能的相关内容,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深圳市在人工智能方面有哪些优势产业?

深圳市在人工智能方面有智能机器人智能芯片等优势产业。深圳的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AI产业提供了包括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技术自然语言处理等在内的技术层支持,及包括云计算服务传感硬件计算硬件等在内的基础层支持。

深圳市在人工智能方面优势产业特点

深圳新创立的人工智能企业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居于全国前列,深圳具备了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链强大的资本实力和巨大的市场容量,为人工智能产业的设计开发制造等环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深圳已形成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

深圳是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深圳创新人才高度集聚,电子信息产业优势突出资本市场活跃,从而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技术和资金等各方面的有利条件。

珠海携手三巨头虎视广东人工智能第三城

华为来了、阿里巴巴来了、腾讯也来了……短短10天之内,中国最受瞩目的三大顶级企业先后宣布布局珠海。

巨头纷纷入场,他们看中了什么?又将带来什么?

翻开三大企业在珠海的发展蓝图,一个绕不开的关键词就是——人工智能。通过打造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展示中心等,巨头们渴望在珠海开拓广阔的人工智能蓝海,并以此为中心辐射珠江西岸乃至全中国。

在此背景下,珠海能否顺利进发,成为继深圳和广州之后的全省人工智能产业第三城,成为业内关注焦点。

●南方日报记者 沈梦怡

10天内三巨头接连高调进场

最近,珠海大咖不断。

5月30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香洲区政府举行“人工智能与云计算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按计划,双方将在人工智能创新及应用、云计算及数据服务、人才交流及培养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推动珠海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领先的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和创新高地。

华为政企云副总裁张怀冬表示,该项目将打造华为公司在珠江西岸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中心。华为也会将服务范围向珠海全市乃至珠江西岸拓展。

华为来到珠海的两天前,阿里巴巴已先到一步。

5月28日,珠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永航会见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首席技术官张建锋。

张建锋表示,随着港珠澳大桥通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珠海区位优势凸显,发展势头强劲,未来前景广阔。阿里巴巴集团将发挥优势、积极作为,加快推进在珠项目建设,全面推进与珠海在人工智能、金融、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努力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来得最早的是腾讯。5月22日,腾讯云启基地正式宣布落户珠海香洲。腾讯将导入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产业生态资源,在香洲打造“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三大巨头如此关注珠海,瞄准的都是同一个关键词——人工智能。而从具体签约内容来看,公共服务平台以及人才体系的建设是他们的重点发力方向。

在产业服务方面,腾讯提出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中心与人工智能 科技 创新中心。前者通过设立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赋能创新企业,后者主要通过建立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平台(加速器),投产腾讯人工智能云上生产线。

华为则提出,要打造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云计算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云平台。包括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构建数字经济创新基础平台服务解决方案,为市、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构建全产业链资源;构建区域统一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实现政府、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数据资源的集中共享;与华为软件开发云联动,以形成软件生态体系“弯道超车”的核心竞争优势。

人才建设方面,腾讯计划在珠海打造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中心,探讨设立腾讯人工智能实训基地或人工智能学院,导入腾讯产业人才培训体系;华为则将建设数字经济人才培训实践中心,与当地企业共同打造实训基地,开展人工智能人才实训。

有意思的是,珠海还将成为他们的展示窗口。

腾讯提出,要打造人工智能展示中心,集中展示珠海市和香洲区智慧城市建设成果、腾讯创新产品和技术、腾讯云行业解决方案、腾讯生态伙伴解决方案及加速平台在加速企业的最新科研成果。

华为则提出,要与香洲共建数字经济产业及智慧城市展示中心。该中心也将作为华为公司及其合作伙伴在数字经济、智慧城市和人工智能领域创新成果及案例的重要宣传窗口,吸引合作上下游企业落户香洲。

本地企业期待三巨头弥补产业链短板

珠海并不是三大巨头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的第一站。

记者梳理发现,从去年8月开始,腾讯人工智能相关板块已先后落户上海和济南,阿里也已在重庆和合肥完成布局,华为则接连与辽宁沈抚新区、合肥市政府完成签约。但值得注意的是,3家企业同时瞄准总部所在地外的同一城市,这还是第一次。

从产业链来看,人工智能产业主要有3个核心层:基础层、技术层及应用层。来自珠海市软件行业协会的统计信息显示,目前珠海人工智能企业大多分布于技术层及应用层。业务范围涵盖智能软硬件、智能机器人、智能运载工具、智能终端等智能产业,以及智能工厂、“人工智能+”制造等应用服务领域。

采访中,多位本地企业家表达了对巨头入驻的期待。

“他们的选择,证明珠海的确是大湾区内人工智能及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沃土。”珠海盈致 科技 有限公司是一家立志从事智能工厂改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总经理原振雄告诉记者,当前珠海人工智能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新型产业人才短缺。

“特别是数字工程师、运营专家等需要丰富行业应用经验的人才,在本地很难找到。”原振雄说,此外,珠海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示范空间也需要提升,“需要让企业有更多的地方能落地、示范和应用。”

在他看来,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的进场,将带领珠海从IT时代来到数字技术时代,“随之而来,珠海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芯片等新兴领域的具有领先技术的企业都将迎来高速发展。而‘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又将从最底层推动所有行业的变革。”

无人船行业的领军者,珠海云洲智能董事长张云飞也认可这一说法。“华为、腾讯的落户,对本地企业是好事,希望能加速项目落地,为珠海带来相关产业的人才和科研机构、 科技 服务平台等资源。”张云飞说。

“腾讯、华为等巨头将人工智能相关基地落户珠海,必然会给珠海人工智能产业带来巨大的助力,不仅仅在于吸引和培养高端专业人才,也有利于形成全产业链的人工智能生态体系,加快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集聚,逐步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四维时代创始人兼CEO、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崔岩说。

智慧产业园集聚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100家

当前,人工智能正在与各行各业快速融合,助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全新的产业浪潮。从全国范围来看,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以及西部川渝地区成为人工智能企业聚集地区。

2018年8月,广东省政府公布《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到2025年广东人工智能产业核心规模要突破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1.8万亿元;而到2030年,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要实现全链条重大突破,总体创新能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以此为依托,大湾区内各大城市都在加紧布局,抢占人工智能高地。

从目前进展来看,刚刚出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的深圳,仍牢牢占据第一的位置。广州作为后起之秀,正奋起直追。珠海则有望成为全省人工智能产业第三城。

无人航运产业和智慧产业是广东省给珠海规划的两大集群发展方向。

《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珠海要重点建设无人船 科技 港及海上测试场,依托相关龙头企业和高校院所等机构,打造无人航运产业集群;依托珠海智慧产业园,推进智慧展示中心、数据中心、技术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创建国家级智慧产业示范园区。

前者的“头雁”正是云洲智能。张云飞告诉记者,目前,由云洲智能等单位发起建设的万山无人船测试场已经正式启用,云洲智能牵头打造的中国首个无人船研发测试和产业孵化基地——香山海洋 科技 港也即将投入使用。两大平台将发展成为我国海洋 科技 装备产业的人才、资源、技术集聚地,为行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近日,云洲智能还正式成为了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的签约共建单位。“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人才、技术和产品支持,助力实验室成为面向 科技 前沿的海洋创新基础平台。”张云飞说。

位于珠海高新区的珠海智慧产业园,也正进入全面提速的发展阶段。

去年底,珠海智慧产业园入选成为广东省首批5个人工智能产业园区之一。其余入选园区,两个位于广州、1个位于深圳、1个位于惠州。

数据显示,珠海智慧产业园区内现有西山居、小米 科技 、英集芯半导体、四维时代等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 科技 企业超过100家,已初步形成以人工智能算法设计—集成电路设计—智能硬件研发—智能终端制造的人工智能产业全链条发展格局,产业集聚度较高,产业纵向发展空间巨大。

而按照发展目标,该产业园拟用3年时间打造以人工智能应用为主导,集软件开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技术服务、人才培训交流于一体的国家级智慧产业示范园区。

■聚焦

第四届中德人工智能大会7月将在珠海召开

再过一个月,第四届中德人工智能大会即将在珠海召开。作为中德人工智能视觉领域最大的专家及企业交流盛会,届时将有超过1000名中德两国的从业者、投资人及爱好者齐聚珠海,交流研发最新成果,促进产业与资本对接。

中德人工智能大会是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的落地成果之一。2017年,四维时代与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正式签订合作协议,计划共同支持建设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去年11月15日,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加入欧洲图像算法联盟,成为这一人工智能视觉联盟中的唯一亚洲成员。

“研究院主要聚焦于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技术转化及行业应用,目前在三维数字化的软硬件解决方案上均有突出表现。”四维时代创始人兼CEO、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崔岩博士介绍说。

软件方面,今年上半年,研究院为黑提恩斯德国陶瓷博物馆制作的数字博物馆App测试版交付,受到馆方高度赞誉。据悉,该项目还作为“一带一路”技术输出的优秀案例入选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案例集。

硬件方面,2019年5月,研究院在德国柏林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专业八目3D相机四维看看Pro。该技术由中德两国人工智能视觉领域的专家共同研发,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可以在10分钟内完成150平方米空间的3D模型拍摄及生成,将3D模型生成效率提高了30倍。

促进中德两国人才交往,也是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组建的一大目的。

2019年至今,已有15名高级研究员及以上级别的人工智能视觉领域专家深度参与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协同研究项目。

此外,在去年举行的第三届中德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四维时代、鲲云 科技 、泽恩 科技 等国内十余家人工智能领域的高 科技 企业,联合组建了国内第一个AI行业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内部一直长期保持着联系,互相获知最新研发及应用进展,在相互交叉项目上商谈合作契机。”崔岩介绍,联盟企业还将相约参加第四届中德人工智能大会,现场展示最新技术成果,促成产业落地。

雄安: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工智能城市吗

清光绪五年(1878年),为了欢迎美国总统格兰特路过上海,在上海的英国人特意运来一台小型引擎发电机,把外滩“点亮”了两个晚上,这是中国最早一次使用电能。4年后,英国开办的上海电光公司所属的乍浦路电灯厂开始发电,这是中国土地上正式发电的第一座电厂,从此,人类电力革命才开始惠及中国。

谈及这段历史,是因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常识是,城市发展的模式依托于技术和产业革命,人们也已达成共识,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最大推动力,人工智能会如当年的电力一样,成为改变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成为信息时代的“钢筋水泥”——既然如此,中国乃至全球第一个将AI全面纳入治理体系的城市是谁呢?

最近,我听到业内一个言之有理的大胆想象:雄安。

这不难理解,雄安“千年大计”的意涵,是其肩负着优化京津冀城市带空间布局的重大使命,本身就有创新试验田的角色,这需要人工智能的加持。而在不少人的期许中,考虑到中国AI产业在技术创新,数据储备,和政策支持上的优势,未来的雄安可能成为全球第一个被AI全面赋能的城市——且不同于电力革命的福祉是靠他人之力,人工智能对城市的赋能,完全由中国自己主导。

这意味着,在雄安这片亟待开垦的新大陆,科技企业能够发挥的作用远超商业范畴。11月8日和23日,阿里和腾讯分别与雄安新区签订战略协议;12月20日,百度也与雄安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希望将这里打造成全球智能城市的标杆。签约当天,Apollo平台的自动驾驶车队(包括乘用车,商用巴士,物流车和扫地车等)史上最强阵容亮相,在雄安集体开跑;同一天,Apollo第一届理事会也在这里召开。

其实早在之前乌镇互联网大会上,李彦宏就表示,百度将和雄安共建一个庞大的智能城市计划:在计划区域内,雄安新城将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解决交通拥堵,自动驾驶,身份识别和授权,以及绿色经济发展和公共效率提高等问题。

现在看来,在雄安这张“白纸”上,AI可以画下的蓝图,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多。

那么,AI将如何赋能一座城?

自动驾驶如何改造城市

一个笼统回答是:它将大幅提升城市资源的运营效率。

人类科技发展至今,就是一个不断将权力“还给”个人的过程。互联网的出现引发了一次次“去中心化”浪潮,AI也势必进一步带来城市资源配置的去中心化。

如你所见,无论食品配给还是信息传播,工业时代自上而下的供给制度都越来越少,整个城市资源的聚合方式日趋转向每个具体的人——而全球城市管理者的共识是,一座城市里,最需高效匹配的公共资源就是交通系统。这种匹配远非“共享出行缓解交通拥堵”那么简单,而是指未来城市的整个街道系统,都将通过去中心化的智能调度,为每一个人带来价值增量。

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在未来,自动驾驶汽车将成为人类交通系统的核心要素。《连线》杂志曾采访了一批城市学者对自动驾驶的看法,有些回答老生常谈,麻省理工学院城市实验室主任卡罗·拉蒂的回答颇具代表性:“大量城市用地目前都被停车场和公路占据,它们将可被改造为全新功能的建筑,如公园、公共场所及生产空间等。”

最具启示的回答来自知名学者雷恩沃特,在他看来,当自动驾驶普及,城市里的公路,人行道以及街道墙壁之间的界限将变得模糊。自动驾驶将打破工业时代城市规划的枷锁,重新释放城市居民的自主权,将道路“还给”个人。

就在最近,美国国家城市交通官方协会发表了一份未来无人驾驶城市蓝图的报告,详述了智能交通将如何融入城市环境。报告最核心的关键词就是:以人为本。

这份报告对未来智能出行城市提出了几个准则,譬如:未来的城市将通过提高自动化效率,以减少对道路的需求,确保路人的安全和舒适感;使用第三方数据平台安全无缝地交换所有街道数据,实时支持街道管理,保持一个动态可视化的人行道库存,以实现人行道的民主化;用最少的自动驾驶车辆运载最多乘客。

在他们对自动化城市的构想中,较少的车道,频繁出现的“中途跨越点(每隔50-100英尺)”,将极大缓解交通十字路口的重压,甚至可以让行人频繁安全地横穿马路。总之诚如雷恩沃特所言:“有了无人驾驶,你可能再也不需要交通灯或明确人行道与公路之间的区别,城市将更多依靠数据。你可以看到城市结构以难以想象的方式发生改变,特别是人口密集的城市。”

雄安的交通雄心

事实上,这与雄安新区的规划不谋而合。

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曾表示,雄安新区未来将实现以智能公共交通为主,无人驾驶私家车个性化出行为辅的出行方式,以此构成未来雄安新区的路网结构和空间分配模式。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一个核心理念是把城市还给人,不再按照汽车尺度来设计城市和道路,而是按照人的尺度来设计。

这需要整个自动驾驶产业链集结待命。此前,科技部宣布将依托百度建立自动驾驶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Apollo开放平台成为不折不扣的“国家队”。如前所述,在与雄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当天,Apollo第一届理事会也在雄安召开,据介绍,百度、博世、大陆、戴姆勒、福特、英伟达、奇瑞、北汽、一汽、金龙客车共10家企业成为Apollo理事会单位(整个Apollo生态合作伙伴规模已超过70家),将共同商讨城市无人车的发展,推动相关法规政策的制定,并探寻可复制推广的无人驾驶示范模式。而Apollo无人车队在雄安的集体开跑,也为无人车在雄安的运营积累技术和经验。

雄安并未掩饰自己的雄心:成为中国第一个没有红绿灯,没有拥堵,拥有先进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不再需要大量人力上路管理的城市。

事实上,倘若上述雄心得以实现,受益的地方不只雄安,还有整个京津冀经济带乃至全国各城市。

如今全球大约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据联合国预测,2050年全球人口预计将达到90亿,城市化率预计可达70%,伴随城市化而来的,还有交通拥堵,房价上涨,环境污染等各种“大城市病”。

面对“大城市病”,雄安新区的建立,就是一个颇具气魄的“中国方案”,从过去集中资源发展超级大城市,转向发展城市群。这样做的目的是,在推进城市化同时,力求相对均衡的城市人口分布,以避免过多人口集中在少数大城市。

而在这个过程中,技术的力量将非常关键。犹他大学都市研究中心董事 Reid Ewing就将自动驾驶比作当年高速公路的兴建,就像高速公路的发达让“均匀扩建城市边界”成为可能,在Ewing看来:“想象一下未来,道路拥堵很少发生,你在无人驾驶汽车中可以卓有成效地利用时间,人们出行的‘广义成本’将大大减少。”

这或许意味着,自动驾驶能让不同城市摆脱对本地交通的强依赖,让这个时代真正核心的资源——人才,更自由的流动,这不仅能缓解超级大都市的压力,还将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交通不便、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让区域发展不均问题随之好转。

未来城市的样子

当然,人工智能对城市的赋能,不只交通一面,而是渗透进公共生活的方方面面。篇幅所限,今天简述一下语音识别和人脸识别技术,对城市未来的影响。

先说前者,人机交互的历史就是一个逐渐告别冗余,交互难度不断下降的过程,而业内共识是,未来五至十年,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崛起,语音将成为人类与机器最自然的交互方式。譬如百度对话式AI操作系统DuerOS就能让人用最自然的语言,实现信息查询,生活服务,智能家居,出行路况,个人助手和知识教育等200多个功能的操作——或许在未来的雄安,人们可以用最直白的语言,通过与设备对话完成缴费、查询、购物、打车等日常活动。

当然,前提是这台机器认识你——这就得谈及另一项惠及城市的人工智能技术:人脸识别。作为图像识别的核心技术,人脸识别可以实现人脸检测,人脸对比和人脸查找。很早之前,百度就已将人脸识别在乌镇和武夷山等景区落地,通过人脸识别闸机提高游园体验及管理效率,还与寻亲平台合作,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对比,协助家人快速找到走失者的救助信息。

可以想象,具备语音交互和人脸识别等AI能力的机器,会让人们的城市生活更便捷舒适,最直接的写照就是:当人们早已被各种密码搞得不堪其扰,未来的雄安或许将成为一个没有各种身份认证,没有各种烦琐程序的城市。我特别相信,就像“无现金社会”在中国的飞速普及(以及被其他国家各种羡慕),更具技术含量的“无密码社会”,也将在中国率先来临,它很可能就在雄安。

而你知道,中国令不少国外游客羡慕的,除了“出门不带钱包”,还有“夜里也敢出门”——未来,人工智能技术也将渗入城市安保系统,进一步提高社会安全系数。

事实上,技术进步降低犯罪率的历史有迹可循。举个例子,八十年代的纽约犯罪问题非常严重,但到了九十年代,纽约犯罪率突然一路走低,甚至低于美国平均犯罪率——因为人类这个时候发明了网络摄像头,纽约率先开始大规模安装摄像头,极大提高了破案率,也让犯罪率得以下降。所以完全可以想象,当人脸识别技术得到完善,无异于在城市构筑了一张“数字天网”,这将大幅提高涉恐识别和预警能力,让城市更加安全。

总之在人们的共同期许中,已经走在全球城市探索前沿的雄安,有望成为全球历史上第一个人工智能城市。

当然,人工智能与雄安有关,也与所有城市有关。我相信,就像当年电力革命在中国土地的星火燎原,雄安即将成为的样子,也是所有城市能够成为的样子。

深圳之后“第二城”:华为布局西安,剑指“每秒百亿亿次”

由华为参与建设, 规划算力比肩深圳「鹏城云脑」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落户西安。

科技 发展到当下,“人工智能”已是新一轮 科技 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并成为新的国家发展战略之一。西安, 也是“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这个堪称“最强大脑”,它给我们带来什么?

落地: 全球领先的算力中心

综合相关报道: 西安,是深圳鹏城云脑外全国第二大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

公开新闻显示,「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定位极高: “立足西安,依托秦创原,面向西北, 领先全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平台 。”建成后:

“将用于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矿山等多种应用场景,支撑 国家战略任务落地、促进经济与产业发展 融合。”

该中心分两期建设实施,这个 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平台 核心 算力 如何?

一期,为算力为 300PFLOPS FP16 (每秒30亿亿次)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二期,为高层产业研发中心。2025年,目标算力规模达 1000PFLOPS FP16 (每秒100亿亿次) 。

作为专业术语的“算力”,可能很多人并不了解。 如果进行对比,深圳鹏城云脑II已成为世界最强的AI算力中心。

华为升腾计算业务总裁许映童表示:华为将 助力西安打造人工智能“一中心四平台”整体框架 ,通过建设集约化、统一化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实现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通过算力集群,赋能产业集群, 推动陕西人工智能产业数字化与智能化加速发展。

在已有各类超算中心情况下,“AI计算”能量在哪?

要知道,人工智能 (AI ) 应用场景不断扩展,几乎涵盖了人类 社会 每个领域。 由华为与深圳鹏城实验室共建的“鹏城云脑”,走在世界的前列 。

发展: 它究竟多惊人?

那么,“鹏城云脑II”究竟有多强?

2020年10月运行的当年,已初展身手:接连夺得 IO500总排行榜、10节点排行榜两项冠军 和 AIPerf500的世界冠军 ,“冲击高性能计算领域最权威的全球性榜单”成为现实。

2021年7月1日,国际超级计算新一期排行榜中: “鹏城云脑II”再次刷新世界纪录,蝉联全系统输入输出和10节点规模系统两项世界冠军 。

“鹏城云脑II”,已成为 全球计算密度最高,训练速度最快的AI基础设施 。

尽管,传统超算和AI超算有所不同。但是,“鹏城云脑II”1000P的AI算力—— 每秒百亿亿次 ,也几乎堪称世界最强大的超级计算。

西安「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2025年算力规划,将比肩深圳“鹏城云脑II” ——相当于50万台高性能PC算力之和:

24小时内,能处理 100亿 张图像,

或 1千万小时 语音 (40万天)

或 1万天 (27年) 自动驾驶数据等;

面对有 20万颗 星星的星空图,

一位天文学家,定位需耗费 169天 ,

这里可缩短至10秒。

那么, “鹏城云脑-II”可以做什么 ?

主要提供人工智能研究必须的计算力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数据资源和研究环境,覆盖人工智能基础研究、重大应用、操作系统、数据资源共享、产业服务等专门研究实验领域。

它向深圳卫生 健康 、公安交警、巴士交通等提供服务,并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大规模挑战性科学计算等关键领域。

所以,它不仅是深圳的,它更是国家的国之重器。 毫不夸张,“鹏城云脑-II”是国家科研类新基建工程,将推进我国自主核心技术的发展,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AI产业国际竞争力。

时代: 迎接一个新的开始

对西安来说,在回归制造业的同时,要通过科研和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和迭代。

目前西安,相对优势愈加明显——强大学府资源、科研实力和创新基底。同时, 随着经济的实质性增强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省市两级推动西安“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 。

比如“秦创原”,举全省之力推动。在2020年3月9日, 科技 部网站公布 “支持西安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这,既是对西安人工智能产业的期许,也是对西安人工智能实力的认可。

截至2020年,西安有人工智能企业150余家,年产值约120亿。西安规划提出到2022年,实现人工智能总体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打造5-7个产业聚集区, 产业规模超过200亿,相关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

2021年《全球AI最具创新力城市榜单》中: 西安名列中国第7名,全球第60名。 华为共建的「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无疑“锦上添花”。

结合深圳“鹏城云脑”经验, 西安「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除拥有世界最强算力外,可能会实现:

“将进一步推动了制度创新、政策创新,有助于加快实现人工智能对经济 社会 发展的带动和支撑作用,加快形成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试验区的西安方案。”

可以说,它将成为中国科研类新基建工程。对大力当下发展的西安而言,更值得期待。

对于“人工智能(AI)”,学界有不少说法,包括

《时间简史》作者“斯蒂芬·霍金”表示:

“完全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意味着人类的终结。一旦人类开发出人工智能,它就会自行起飞并以越来越快的速度重新设计自己。受缓慢生物进化限制的人类,无法竞争并会被取代。”

结语:以上就是首席CTO笔记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哪个城市布局人工智能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AI/32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