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篇文章首席CTO笔记来给大家介绍有关如何开展人工智能论坛讨论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李彦宏重新发起了一场AI大讨论
人工智能已经热的不能再热了,但李彦宏觉得大家还是忽略了一件事。
“过去几年,关于人工智能的探讨多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工智能对于未来经济发展和效率提升的帮助,二是如何防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不可预知的风险,也就是人工智能的伦理道德问题。”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李彦宏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开幕式上讲到。
“而关于人工智能对于人类 社会 其他方面的价值,也就是人工智能的 社会 价值讨论的并不多。”
在这场备受关注的人工智能论坛上,做为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积累最深的公司之一,百度选择在此表达的主题其实一直是一个风向标。而这一次李彦宏重新发起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的大讨论。
在今天普通人的语汇中,人工智能等技术术语早已经不是陌生的概念。但是,它们依然时不时带着某种疏离感和因此产生的“威胁感”。这是因为过往关于人工智能做为一种冷冰冰的生产力工具,和对它取代人类的讨论太过频繁,带来了一些“后遗症”。
然而事实上,今天的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已经基本过了“能做什么”的阶段,而进入了“该做什么”的 探索 期。人工智能的基本要素都已经在那里,要怎么用,开始考验着从业者。个中问题也到了必须引起更多讨论的阶段。
对于那些掌握最强技术能力和决定人工智能研发方向的公司来说,这意味着角色的转变。如果说,这些公司此前的使命是,要用一个又一个惊奇的技术突破来打开人类对技术的理解,那么现在他们需要做的则是从整个 社会 需求的角度来调配这些珍贵的技术资源。
李彦宏在当天的演讲中总结了百度的思路,他认为人工智能给行业和 社会 带来的变革,最终是为了服务于人。对于百度来说,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放在 社会 发展和需求的框架里来思考。
百度的人工智能落地的服务领域,也透露着百度的选择。在移动互联网转型中被诟病过于关注商业数字的百度,在人工智能时代开始自我校准。
“比如,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 社会 ,有关部门预测,“十四五”时期,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李彦宏说。
2020年,“百度五福——AI助老”公益项目落地北京3个试点地区,合计16个社区。2020年10月,百度联合清华大学老龄研究中心,将“AI助老”公益项目推进到北京市海淀清河实验小区120户老人家庭。这些“智能养老社区”会为老人配备定制的小度智能屏,其中内置的“百度五福养老智慧平台”,可以帮助记录测量指标并将血压等数据信息同步给医生,还能通过小度在线问诊等。
这些应用听起来显然不那么性感,真正的市场想象空间可能也没那么大,但并不妨碍李彦宏认为这是人工智能大有可为的领域。
“无论是社区还是居家养老,AI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便利、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紧急救援、精神慰藉等方面都能起到明显的作用。”他说。
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技术进步正在和 社会 的需求形成一种盘根交错的关系。
“AI技术与物理世界不同的人群、场景结合,让其不经意间融入到 社会 的脉络中,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便利,也终将演变成为人与 社会 的 一种’下意识’”李彦宏表示。
在2020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李彦宏曾将AI的发展划分为三个 历史 阶段,一是技术的智能化,二是经济的智能化,三是 社会 的智能化。
在技术的底子已经基本打好后,其实经济的智能化和 社会 的智能化都是通过人工智能的技术革命来创造新的经济或 社会 形态,进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认为人工智能的 社会 价值恰恰是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跟高质量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是值得 社会 各界认真对待的。”李彦宏在人工智能大会上表示。
也就是说,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和落地,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技术手段上有了更加清晰的路径。它们不再只是单纯的冷冰冰的数据的提升,而是直接改变人们生活品质和日常体验的变革。
因此对百度一直在耕耘的无人驾驶和智能交通来说,就有了另一种解读。
李彦宏在演讲中引用数据称,每年有约135万人在交通事故中失去生命,这意味着全球平均每20几秒就有一人丧生于交通事故。而94%的交通事故是因为人原因素造成的;此外,每年全球大约510亿吨的碳排放当中,交通运输行业占比也高达16%。
他认为,解决交通问题,其实是个民生问题。“它带有明显的 社会 属性,服务属性和公共属性,这是此前被忽视的地方。”
“人们对于交通拥堵的感受,对于限行限购的感受,远远超越了它们所对应的经济损失。”
前不久,百度推出了新一代共享无人车Apollo moon,目标把出行的成本降到比现在的网约车更便宜。李彦宏还透露,百度的智能 汽车 也正在快速研发中,预计2-3年内“让大家体验到一款更像机器人的 汽车 ”。
与之配套的,是去年4月9日,Apollo正式对外发布了“ACE智能交通引擎”。ACE分别代表了Autonomous Driving自动驾驶、Connected Road车路协同和Efficient Mobility高效出行。它被称为第一个车路行融合的全栈式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百度希望通过“聪明的车”和“智慧的路”,构建一个智能交通系统,让人们对美好生活更有感知,让出行更绿色环保。
技术发展至今天,它的 社会 价值和技术能力本身开始并轨。而如果说 社会 价值是“大潮”的话,在顺潮而动时,“识水性”也很关键——也就是是否真的有对技术的积累。
而百度从诞生至今,自己身上的技术属性给它带来过荣光,但也曾迷失过方向。
这些积累让百度不仅可以将技术用于解决现存的 社会 需求,也可以更进一步 探索 人工智能的潜力,来帮助不断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和自由度。
“AI还在不断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和自由度。”李彦宏说。他形容人工智能是影响未来40年人类发展的变革力量,会重塑多个行业的面貌,进而影响人类 社会 的未来。
这种彻底的变化必须通过深入最复杂和庞大的工业领域来完成。而这是最考验整体技术能力的任务。
李彦宏认为,过去几百年间,资源消耗型的工业发展被认为是 社会 进步的基石保障,但未来几百年, 科技 的进步足以支撑人类回归到低碳 社会 —这也是最初人与自然的相处模式。这个过程中,人工智能会扮演决定性角色。
百度今年也公布了自己的碳中和目标,从数据中心、办公楼宇、碳抵消、智能交通、智能云和供应链六个方面来推进,计划在2030年实现集团运营层面的碳中和,2030年之后与生态伙伴一道进一步努力实现负碳排放,参与中国 “2060 碳中和”目标的达成,实现全球温升不超过1.5摄氏度的气候目标。
其中,在百度智能云深入行业的解决方案里,通过面向能源全产业链条的AIoT+能源专业服务,能给企业带来明显的低碳化成果。比如,在和国内一大型电子设备制造企业的合作中,百度的技术让对方每年节省电费470.2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179吨。
这显然是一场对世界的改造。“百度从第一天起,我跟大家讲的就是说,你信不信技术能够改变世界。”李彦宏曾在百度二十周年纪录片《二十度》中说到。
“如果你能够改变世界,那你就值了。”
中小学如何开展人工智能教育?
近日,在北京大学教bai育学院召开的闭门论坛上,诸多国内教育发展的决策者、学者、企业人士,一同探讨了如何基于中小学计算思维培养,开展人工智能教育。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信息化处处长张权表示,从全国层面上看,无论是计算思维培养还是普及AI教育,都需要考虑教育体系如何整体推进,包括课程、教材、教学、教师等方方面面。
人工智能的设计伦理主要关注什么问题?应当如何解决?
:全球范围内针对人工智能伦理准则的讨论已达成基本共识。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4个关键问题:人工智能伦理体系的运行机制问题、人工智能伦理准则的场景落地问题、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预测判别问题,以及人工智能伦理对重大社会问题综合创新的支撑机制问题。这些问题超越了人工智能伦理准则的范围,却是一种完整、有效的人工智能伦理体系所必须解答的。本文的主要贡献是对这4个问题提出一套建议方案。
关键词:人工智能 伦理体系 伦理准则 风险预测 伦理性创新
Ethical system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frastructure and key issues
CHEN Xiaoping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consensus on ethical guidelines or principles so far reached in the world, four key issues on ethical system of AI will be studied further in this paper: operating mechanisms of AI ethics system, the grounding of AI ethical guidelines in real-world scenarios, predi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ethical risks of AI technology, and comprehensive innovation mechanisms of handling major social problems supported by the AI ethics system. These issues go beyond the realm of AI ethical guidelines, while they must be solved in order to develop a complete and effective operating system of AI ethics. A preliminary plan for solving these issues is proposed as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随着人工智能第三次浪潮带来的重要进展,人工智能伦理挑战已成为当前国内外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一些组织和机构开展了相关议题的研讨,发布了一批人工智能伦理准则的建议。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高度重视,于2018年年中开始组建人工智能伦理专委会。在2019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上,5月26日举行了“全球视野下的人工智能伦理”论坛,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伦理体系规划问题,这意味着人工智能伦理建设开始进入第三阶段,而人工智能伦理体系的关键问题研究提上了议事日程。正如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院士在论坛致辞中指出的那样,本次论坛具有里程碑意义。
1 人工智能伦理建设:从伦理准则到伦理体系
人工智能伦理建设已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工智能伦理必要性的讨论,从专业角度说,耶鲁大学Wendell Wallach等美国学者起了带头作用,在国际上引起了普遍重视;从更广泛的背景看,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二阶段是人工智能伦理准则的讨论,欧盟走在前面,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也积极参与其中。
在第二阶段,欧盟人工智能伦理高级专家组提出了人工智能伦理的7条准则[1],包括:确保人的能动性和监督性、保证技术稳健性和安全性、加强隐私和数据管理、保证透明度、维持人工智能系统使用的多样性、非歧视性和公平性、增强社会福祉、加强问责制。我国清华大学人工智能与安全项目组提出了6条准则[2]:福祉原则、安全原则、共享原则、和平原则、法治原则、合作原则。据不完全统计[3-15],迄今已有40多个机构或组织提出了各自的人工智能伦理准则建议。总体上看,所有这些准则建议是基本一致的。
各类高校的智能学科、智能学院与智能研究院如何协同发展?
如何看待各种“智能现象”?智能学科未来如何发展?近日,在2022全国人工智能院长论坛上,北京大学智能学院院长朱松纯通过回顾人工智能的历史与现状,给出了“从弱人工智能向通用人工智能转化,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必经之路”的学科趋势研判。
近年来,人工智能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社会建设的新机遇。智能科学的研发和人才培养是服务国家科技兴国、人才强国的重大战略需求的重要举措。9月13日,教育部发布《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智能科学与技术成为交叉学科门类中的一级学科。
记者了解到,2002年,北京大学成立全国首个智能科学系,最早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成为全球智能学科的诞生地。本次论坛以“新时代智能学科的定位与发展”为主题,围绕智能学科的内涵、外延、学科体系,智能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区别、各类高校的智能学科、智能学院与智能研究院如何协同发展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朱松纯在智能学科前沿进展与展望主题报告中提到,上世纪末以来,“符号落地”“常识获取”,是笼罩在人工智能领域上空的两朵挥之不去的“乌云”。
他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发展有三大趋势:一是计算机视觉、多智能体、机器人学、机器学习、认知推理、自然语言理解等六大领域的交叉、融合与统一;二是智能学科的对外与理工医等学科的交叉、升级、开拓;三是人工智能与人文社科的碰撞,以及未来人机共存的智能社会的治理问题。
北京大学2022级通用人工智能实验班开班仪式也同步举行。朱松纯分享了北大“通班”建设经验,以培养“通识、通智、通用”的复合型智能学科人才为目标。他提出,要坚持“为机器立心,为人文赋理”的价值追求,实现以中国之思想, 创世界之科技,力图建设具有北大特色、中国特色的“双一流”智能学科。
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郑南宁院士也提到,当前的人工智能面临指数级复杂性的任务,常识与直觉的关系、情感创作与想象力等问题。“有问题的学科才有生命力”,而解决人工智能当前面临的问题,途径就是回到脑认知和神经科学领域,从人类大脑和智慧中获取灵感和启示。
圆桌论坛“新时代智能学科的定位与发展”为主题,围绕智能学科的内涵、外延、学科体系,智能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区别、各类高校的智能学科、智能学院与智能研究院如何协同发展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会议由北京大学主办,ACM中国、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协办,北京大学智能学院、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承办。
人们都人工智能的关注都有哪些讨论观点?
人工智能的发展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对人工智能的讨论也出现了“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的说法。持强人工智能观点的人认为,有一天人类有可能制造出真正能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智能机器,并且,这样的机器能将被认为是有知觉的,有自我意识的。而持弱人工智能观点的人认为,不可能制造出能真正地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智能机器,这些机器只不过看起来像是智能的,但是并不真正拥有智能,也不会有自主意识。其实,早在1941年美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就已经在思考人工智能在未来的智慧程度能否达到人类的智慧水平,以及未新来的人类如何与人工智能相处。并且还在他的作品《Runaround》中第视一次明确提出了著名的“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大定律”,即:(1)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看到人类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2)在不违反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绝对服从人类给予的任何命令;(3)在不违反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尽力保护自己。阿西莫夫希望用这样的定律来规范人工智能机器人。这虽然只是科幻小说中的假象,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电脑的飞速发展,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小说引起了更多人的思考,当人工智能有了人类大脑的推理能力、感知能力以及自我意识,那时的世界会怎样?未来的世界和人类会被机器人所控制吗?有的哲学家提出人工智能与人类思维是有本质区别的: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更不会超过人的智能;人工智能只是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而人类智能主要是生理和心理的过程;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而且人工智能没有人类的意识所特有的创造能力。但是在1997年5月11日,人与电脑之间进行的国际象棋挑战赛中,机器人“深蓝”在正常时限的比赛中首次击败了排名世界第一的棋手———加里•卡斯帕罗夫时,人们开始感受到了人类的智慧尊严受到人工智能的强力挑战。正如最早提出“强人工智能”的科学家约翰•希尔勒所说:“电脑不仅是用来研究人的思维的一种工具,只要运行适当的程序,电脑本身就是有思维的。”
经常看到论坛里在讨论人工智能,想知道是用什么语言写的,我们零基础的可以学的会么
人工智能技术慢慢更贴近我们的生活,目前人工智能,主流都是用python去实现,python语言相对容易入门,零基础也可以驾驭,如果你大学学过一些统计学或者数学方面知识会更擅长往这个领域发展。兄弟我就是零基础在黑马程序员学的python,但我没做人工智能。但是告诉你,可以学会,但是自己得付出。我一个学渣到了黑马每天加班加点的上完晚自习还自学
结语:以上就是首席CTO笔记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如何开展人工智能论坛讨论的相关内容解答汇总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欢迎分享给更多关注此问题的朋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