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今天首席CTO笔记来给各位分享关于人工智能用什么测量的相关内容,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人工智能领域中为了检验一个机器是否具有智能需要进行什么测试
需要做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指一个人和一台机器隔开的情况下,通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机器随意提问,如果机器让测试者做出超30%的误判,就通过了测试。
计算机通过什么测试才真正达到了人工智能?
图灵测试
计算机通过图灵测试才真正达到了人工智能。图灵测试指测试者与被测试者(一个人和一台机器)隔开的情况下,通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进行多次测试后,如果机器让平均每个参与者做出超过30%的误判,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
计算机通过图灵测试才真正达到了人工智能。图灵测试(The Turing test)由艾伦麦席森图灵提出,指测试者与被测试者(一个人和一台机器)隔开的情况下,通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进行多次测试后,如果机器让平均每个参与者做出超过30%的误判,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图灵测试一词来源于计算机科学和密码学的先驱艾伦麦席森图灵写于1950年的一篇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其中30%是图灵对2000年时的机器思考能力的一个预测,我们已远远落后于这个预测。
图灵采用问与答模式,即观察者通过控制打字机向两个测试对象通话,其中一个是人,另一个是机器。要求观察者不断提出各种问题,从而辨别回答者是人还是机器。图灵还为这项测试亲自拟定了几个示范性问题:
问: 请给我写出有关第四号桥主题的十四行诗。
答:不要问我这道题,我从来不会写诗。
问:34957加70764等于多少?
答:(停30秒后)105721
问:你会下国际象棋吗?
答:是的。
问:我在我的K1处有棋子K;你仅在K6处有棋子K,在R1处有棋子R。轮到你走,你应该下哪步棋?
答:(停15秒钟后)棋子R走到R8处,将军!
图灵指出:如果机器在某些现实的条件下,能够非常好地模仿人回答问题,以至提问者在相当长时间里误认它不是机器,那么机器就可以被认为是能够思维的。
从表面上看,要使机器回答按一定范围提出的问题似乎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通过编制特殊的程序来实现。然而,如果提问者并不遵循常规标准,编制回答的程序是极其困难的事情。例如,提问与回答呈现出下列状况:
问:你会下国际象棋吗?
答:是的。
问:你会下国际象棋吗?
答:是的。
问:请再次回答,你会下国际象棋吗?
答:是的。
你多半会想到,面前的这位是一部笨机器。如果提问与回答呈现出另一种状态:
问: 你会下国际象棋吗?
答:是的。
问:你会下国际象棋吗?
答:是的,我不是已经说过了吗?
问:请再次回答,你会下国际象棋吗?
答:你烦不烦,干嘛老提同样的问题。
那么,你面前的这位,大概是人而不是机器。上述两种对话的区别在于,第一种可明显地感到回答者是从知识库里提取简单的答案,第二种则具有分析综合的能力,回答者知道观察者在反复提出同样的问题。图灵测试没有规定问题的范围和提问的标准,如果想要制造出能通过试验的机器,以我们的技术水平,必须在电脑中储存人类所有可以想到的问题,储存对这些问题的所有合乎常理的回答,并且还需要理智地作出选择。
计算机通过什么测试才是真正达到了人工智能?
计算机通过图灵测试才是真正达到了人工智能。图灵测试即,将人和计算机分别置于两个房间,人对计算机提出问题,计算机进行回答,如果人不能分辨出另外一台房间里的是人还是计算机,则认为该计算机具有人工智能;反之则不具有。
注:了解更多详细详细请登陆计算机科学官方网站查询。
检验机器人是否具有强人工智能的测试叫做什么测试啊
答案为:图灵测试。
这个测试是由一位叫阿兰·图灵的人提出的。假设有一个人、一个机器人和一个裁判,那么裁判在A房间里,一个人在B房间里,一个机器人在C房间里。裁判的A房间中有台电脑,连接着B房间和C房间两端,可以进行聊天。裁判轮流跟人和机器人聊天,若机器人可以愚弄裁判,那么它就是强人工智能!
求采纳,是手打出来的!
结语:以上就是首席CTO笔记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工智能用什么测量的全部内容了,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关于人工智能用什么测量的相关内容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