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数据库利用trigger分表后历史数据怎么处理
具体地,触发器中的代码逻辑可以根据表A中新增的数据来计算表B中需要减少的数据,然后进行相应的更新操作。这种操作方式可以实现在表A和表B之间的数据一致性维护,确保它们之间的数据始终是同步的。
历史数据如何处理要由数据类型和数据量以及数据的使用频度来决定。
它在Inserted表和Deleted表刚刚建立﹐其它任何操作还没有发生时被执行。因为Instead of 触发器在约束之前执行﹐所以它可以对约束进行一些预处理。
查询:PGDELETE首先会执行一个查询操作,根据指定的条件从目标表中检索出符合条件的数据行。 删除:找到符合条件的数据行后,PGDELETE会将这些数据行从目标表中删除。
pg日志总文件大小
假设,数据盘大小7TB,DN路径下pg_xlog大小为2T,而此路径下其他数据文件0.3T+;这样就使得该数据盘磁盘使用率超过90%。
§ audit_rotation_size:整型类型,定义单个审计日志文件的最大大小,当审计日志文件大小超过此参数值时,新创建一个审计文件。§ audit_rotation_interval:整型类型,定义新创建一个审计日志文件的时间间隔。
PG序列的长度限制在6MB左右。这个限制是由PostgreSQL数据库内部的设计决定的。PG序列是PostgreSQL中用于生成唯一标识符的一种数据类型,通常用于自增主键或其他需要确保唯一性的字段。
PostgreSQL首要任务是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而FAT和FAT32文件系统不能提供这样的可靠性保障,而且FAT文件系统缺乏安全性保障,无法保证原始数据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被更改。
PG操作系统的内存优化。主要涉及几个方面:内存规划、NUMA设置、HUGEPAGE设置、VM参数优化、SWAP相关优化等。优化做好,就可以解决内存不足问题。
默认值是8。它指定事务日志缓冲区中包含的数据块的个数,每个数据块的大小是8KB,所以默认的事务日志缓冲区的大小是8*8=64KB。事务日志缓冲区位于数据库的共享内存中。
openGauss数据库故障定位思路?
1、)更换和增加高性能的CPU。2)使用top命令查看系统哪些进程的CPU占有率高,然后使用kill命令关闭没有使用的进程。openGauss 节点CPU占有率高:1)更换和增加高性能的CPU。
2、访问量大,大到你8核cpu都承受不了;慢查询,数据库执行sql语句操作(查询数据、修改数据)会产生大量的逻辑读,将读出来的数据维护到临时表中(内存),系统需要消耗较多的cpu来维持内存与磁盘数据的一致性。
3、openGauss的审计功能受总体开关audit_enabled控制,默认开启。该开关不支持动态加载,需要重启数据库后才可以使功能的性质发生改变。在总体开关的基础上,openGauss增加了每一个对应审计项的开关。
4、众多厂商基于openGauss取得丰富创新成果 ……小结:依托源自华为GaussDB的金融级数据库技术,openGauss开源数据库拥有可信、可靠、安全的核心底蕴。
5、如第一次使用数据库,必须修改omm用户密码,使用如下语句:alter role omm identified by 新密码 replace 旧密码;如果忘记omm密码,无法进行修改,可以使用如下命令关闭密码修改设置:--退出数据库。
关于pg表数据日志和pg数据库的运行日志文件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