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Boot工作原理?
Spring Boot是由Pivotal团队提供的全新框架,其设计目的是用来简化新Spring应用的初始搭建以及开发过程。该框架使用了特定的方式来进行配置,从而使开发人员不再需要定义样板化的配置。
配置 spring.factories ,通过该配置,才能让springboot来自动加载我们的Configuration类。具体原理我们稍后深入了解。具体的,是在模块的 resources/META-INF 目录下,新建 spring.factories 文件。
SpringBoott自动装配原理主要解决了传统spring的重量级xml配置Bean.实现了自动装配;所以,我们也常在面试中被问到SpringBoot是如何实现自动装配。
Spring Boot 的自动装配原理主要依赖于 Spring 框架提供的 @Configuration、@ComponentScan 和 @Conditional 等注解,配合 Spring Boot 提供的 @EnableAutoConfiguration 和 spring.factories 配置文件,来实现自动装配的功能。
ComponentScan注解的扫描范围及源码解析
如果使用的 jdk8,则可以直接添加多个 @ComponentScan 来添加多个扫描规则,但是在配置类中要加上 @Configuration 注解,否则无效。也可以使用 @ComponentScans 来添加多个 @ComponentScan,从而实现添加多个扫描规则。
首先我们分析的就是入口类 Application 的启动注解 @SpringBootApplication ,进入源码:发现 @SpringBootApplication 是一个复合注解,包括 @ComponentScan ,和 @SpringBootConfiguration , @EnableAutoConfiguration 。
而 @SpringBootApplication 注解包含了@ComponentScan,所以 Spring Boot 框架会自动扫描 Spring Boot启动类当前包及其所有子包中的组件类。而我们的组件因为不在自动扫描范围内,所以无效。
然后,我们需要告诉容器如何扫描注解并进行自动装配。
看看springboot的注解 核心注解是这几个: @SpringBootConfiguration:组合了 @Configuration 注解,实现配置文件的功能。 @EnableAutoConfiguration:打开自动配置的功能。 @ComponentScan:Spring组件扫描。
第三个:@ComponentScan 配置组件扫描的指令 提供了类似与context:component-scan标签的作用 通过basePackageClasses或者basePackages属性来指定要扫描的包。
springboot中SPI机制
它的逻辑其实跟类加载的逻辑是一样的,首先判断父类加载器是否为空,不为空则委托父类加载器执行资源查找任务,直到BootstrapClassLoader,最后才轮到自己查找。
在Spring中也有一种类似与Java SPI的加载机制。
一步步追踪下去可以看到最终就是通过SPI机制根据接口类型从 META-INF/spring.factories 文件中加载对应的实现类并实例化,SpringBoot的自动配置也是这样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