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区块链>>web3->如何打造web3(如何打造微信公众号)

如何打造web3(如何打造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3-12-04 本站 点击:0

浅谈互联网新发展阶段:Web 3

Web3这个概念由Polkado的创始人Gavin Wood在2014年提出,近些年在区块链技术的推动下越演越烈,要说明Web 3这个概念先来回顾一下Web 1和Web 2。

在Web 1时期,门户网站与网民的关系是单向性的,互联网公司提供服务,人们单向进行消费,几乎没有交互,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在网站上进行内容创作。不论是网站数量还是数据传输速度,都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

Web 2时期,开始提倡“个体价值”,逐渐由原来自上而下的单向主导演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大众主导的互联网体系。不过从尊重“个体价值”来看,Web 2仅仅是迈出了一小步,虽然Web 2给了大众平等表达的自由,但用户自己的数据却被掌握在公司手中,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均受到威胁。

为了弥补这个缺陷,Web 3应运而生,如何将信息互联网推进到价值互联网,让用户对在网络世界创造的一切拥有完全的所有权与处理权,这成了Web 3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Web 3的世界,用户数据将以分布式存储的方式记录在不同的服务器上,不再依赖特定公司的中心化服务器。我们当前需要中心化服务器的原因,更多是因为我们需要一个“中间人”来托管信任,用于解决网络中的“信任”问题。而以分布式存储技术为底层的Web 3,大大降低了信任的成本,进而也就为去中介化提供了可能。

虽然Web 3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定义,但可以将其简述为:一个尊重个体价值,解决了效率困境的去中心化网络。

普通人怎么参与web3

普通人如何能够驾驭 Web3 浪潮,或者至少避免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落后:

首先是加密货币,这是 Web3 的核心,永远无法回避。它是我们稍后将讨论的几乎所有 DeFi、NFT、Dao、Play-to-Earn 和元界主题中的关键元素。加密货币不是一个可怕的怪物。相反,它是 Web3 时代的最大推动者,也是解决激励和价值分配的一种手段。

但是,我们在这里提及它的目的并不是鼓励所有人交易或投机加密货币。相反,我们希望更好地理解加密货币,包括它们的技术意义,并帮助避免片面的情绪和传统思维的陷阱,例如 SmallBlock 与 BigBlock、L1 与 L2、PoW 与 PoS 的讨论,以及CLOB 与 AMM。

如果你不知道这些东西在 Web3 世界中是如何工作的,你会被困在你当前的知识界,只是附和别人说的话。虽然这些技术对大众来说似乎很遥远,但加密货币似乎触手可及。

至少加密货币,无论是BTC、ETH,还是Dot、Uni、Sol等其他主要玩家,都可以帮助大多数人理解“基于账户的内容”的真正含义,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生态系统,以及更大的正在进行的事情。

进而,人们可以从协议底层开始认识到Web3如何实现价值的直接传递和公平分配,从而提高认知,快速融入新世界。现在最紧迫的是,在这些未来的“伟人”成为集体记忆之前,感受一下不同事物的好与坏,并做出自己的判断。

Web3.0初探: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用户主导、去中心化的网络生态

传媒

Web3.0初探

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

用户主导、去中心化的网络生态

Web3.0:致力打造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用户主导、去中心化的网络生态。 在Web3.0中,用户为满足自身需求进行交互操作,并在交互中利用区块链技术,从而实现价值的创造、分配与流通。这样的整个用户交互、价值流通的过程就形成了Web3.0生态。相比Web2.0的平台中心化特征,Web3.0致力于实现用户所有、用户共建的“去中心化”网络生态。

Web3.0生态主要组成要素及特点:1)用户身份: 传统中心化身份容易产生安全和隐私风险,web3构建了一个去中心化的身份标识,以DID作为web3的用户身份表现形式; 2)组织形式: web3的核心观点是用户共建、用户所有,所以会形成用户共建自治的组织形式,即DAO; 3)经济系统: 数字资产是web3的核心要素,数据资产将以通证的形式构成整个经济系统。截至2021年4月2日,DeFi各项目总计拥有约712万活跃用户,相比自2021年1月的160.78万增长了约3.5倍,NFT主流项目资产规模合计也超过100亿美元,成为元宇宙项目中发展最为迅猛的领域; 4)呈现形式: web3中的所有活动和交互都需要依赖于特定的应用来实现,通过dApp的交互最终构成动态的web3世界; 5)从中心化存储到去中心化存储: 去中心化的存储方案即IPFS,为web3提供基础支撑。在web3生态中,区块链是核心支撑,其具有的技术、金融和 社会 属性将帮助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的、可信的数字化价值交互网络。

国内政策利好Web3.0技术发展,各大行业推进区块链应用。 十四五规划多次提到要大力发展区块链技术,同时要加大对沉浸式视频、虚拟现实、8K高清视频等元宇宙相关技术的发展建设。除国务院外,各地政府也竞相出台政策文件,大力推进本地元宇宙相关产业建设。我们认为,在互联网络的发展过程中,Web2.0时代的中心化应用、平台模式将与Web3.0时代的去中心化应用、分布模式长期共存。无论是用户身份、价值系统、用户组织,都会在Web2.0和Web3.0中产生重叠。在这种重叠中,庞大的数据将如何存储、日趋紧张的算力将如何分配、流量竞争将如何发展等新课题,将为生态参与方带来挑战和机遇。

风险提示: Web3的相关技术仍处于发展初期;技术路径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商业模式也还未成熟;政策监管不确定性;数字资产价值波动较大。

本文源自金融界

web3需要什么编程语言

web3需要RUST编程语言。Rust是一种相对年轻的编程语言,但已经在区块链行业中证明了它的效率。不久前,它被 Parity 带到了聚光灯下,Parity 已经开发了一个相关的以太坊客户端。

相关例子:

Solana—高性能区块链,加密货币中增长最快的生态系统。它提供低成本 ( 对开发人员和用户来说低于 0.01 美元 ) 和快速的交易 (400 毫秒的区块时间 )。

Substrate—一个区块链框架,允许开发人员快速、轻松地为任何用例构建自定义的区块链。

NEAR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分片、权益证明、第一层区块链、一个基金会和一个庞大的社区成员网络,其中包括开发人员、企业和创意创造者。

Parity.io—一个用于去中心化 web 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提供协议大规模无缝操作,并允许人们进入 web 3.0 的世界。

Polkadot —一个去中心化的 Web 3.0 区块链网络,支持跨链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

零基础入门学习Web3,应该怎么入门?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其实入门Web3.0并不难,关键在于是否可以系统的学习和掌握知识。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入门Web3.0的三个方法:

1、自学。现在网络上有很多的Web3公开课和一些教程文章,都可以帮助大家学习。识链大学的建议是,先从Web3.0的概念学起,然后逐步掌握区块链、NFT等内容。如果是自学的同学,建议人手备一份识链大学出品的《Web3.0百科词典》,对学习大有好处。

2、互助学习。和自学不同,互助学习可以避免大家走弯路,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也能得到解答。比如像哈希碰撞、哈希算法、默克尔根等一些区块链技术上的难点,在互助学习中能得到解决。现在很多的DAO组织,都提供这种学习氛围。

3、课程学习。还有一种呢,就是通过观看视频学习。以识链大学制作的Web3.0入门课为例,该系列课程共计12堂课,涵盖Web3.0的各个方面知识点。和自己公开课不同的是,首先这个课程非常系统,学习过程中老师会给予解答。其次呢,课程会附带详细的讲义教材,一边学一边看,学习效果肯定好。

Web3.0入门课系列课程189页的PPT,下图是关于钱包的1页PPT教材

Web 3综合指南:互联网的未来

现在,你可能已经不止一次听到过 "Web3 "这个词。可能是在工作的时候,在健身房锻炼的时候,或者在晚饭闲聊时听到,也有可能是伴随着朋友发出"为什么狗狗币要把SpaceX带到月球啊! "的咆哮声中听到的。

所有这些关于Web3的讨论可能有点令人不安。毕竟,我们大多数人都还未真正适应Web2中社交媒体创造的新规则,所以仅仅是想到马上就会有一个更新版本的网络,这个念头一定会让人不知所措。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Web3下一个定义,才能解读这个所谓的互联网的下一个阶段到底是什么。

在我们开始之前,重要的是要注意Web3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它正在迅速发展,并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发展。但是,尽管Web3的全部影响和最终形式不会很快实现,我们确实对其基本原则有了最本质的理解。 一句话,它是以一个技术项目的生态系统为中心的。

为了准确地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以及为什么它们对Web3如此重要,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互联网发展的轨迹。讨论一下互联网的 历史 ,会让我们更清楚我们要去的地方。

到目前为止,互联网已经有了两个迭代。Web 1.0和Web 2.0。Web 1.0是互联网的恐龙时代,时间跨度从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它诞生于1973年,当时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开始研究允许计算机在分布式网络上进行通信的协议。对于不熟悉的人来说,协议是标准化的、预先确定的规则,让连接的设备在网络上相互通信。

最早的网络版本是分散的,这意味着它是建立在一系列免费使用的开放协议之上的。与专有协议不同的是,开放协议不能被集中的权威机构所拥有,也不局限于某个特定公司的产品。许多这些早期的网络协议,如HTTP(网络)、SMTP(电子邮件)和FTP(文件传输),是我们所知道和喜爱的现代互联网应用的基础。

在Web 1.0时期,互联网主要由一系列超链接连接起来的页面组成。没有额外的视觉效果或评论窗口,就像我们今天使用互联网时看到的那样。互联网用户只不过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无法进行互动或回应。

那是一个 "只读 "的时代。

网站所有者的主要目的是向尽可能多的读者传播信息,而不是与访问者积极互动。当像IMDB这样的网站刚刚诞生时,网页只是一堆链接,这几乎就是互联网的全部。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们一直生活在Web 2.0中。它的特点并不是技术上的转变。它源于我们对互联网使用方式的改变。Web 2.0是一个互联的版本,它使用户能够创造、分享和发布内容。普通人不再是一个被动的观察者。相反,每一个人都在发挥着积极的创造作用。

为了说明这到底意味着什么,Web1.0时代的电子商务商店只是一长串的产品名称和价格。读者通过扫描它们,然后他们去实体店进行购买。在Web 2.0中,用户可以使用电子商务网站进行支付,跟踪他们的订单,发表评论,要求退款,等等。事实上,Web 2.0的网站一直在积极鼓励用户参与,从而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参考一下Facebook的喜欢按钮或他们的通知系统。两者都是为了吸引读者喜欢、评论或以其他方式参与。谷歌和亚马逊也用类似的方式鼓励用户留下评论。

可悲的是,Web 2.0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些中介机构来描述和定义的。

为了找到一个公司或品牌,人们依靠谷歌搜索。要找到有趣的艺术家,人们依靠Instagram或Spotify。为了寻找商品,人们依靠亚马逊。一目了然,使用Web 2.0,就离不开网络巨头们的平台。

像谷歌、Spotify、亚马逊、Facebook和所有其他Web 2.0中的大名鼎鼎的平台,都是中心化的数据聚合者。他们是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中介,在这个过程中,以数据和金钱的形式,获取了几乎所有的价值。

这些多面体平台主要通过实现群体之间的直接互动来创造价值,随着Web 2.0的普及而上升。事实上,它们现在在全球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之一。这也伴随着一些问题。

最终,这些平台完全被利益所驱使,这使群体之间的直接互动变得更加困难,因此,中介机构更像是一个路障,而不是一条通途。让我们以Facebook为例。

现在,Facebook是一个中介,它决定了用户和企业何时以及如何互动和参与。谷歌的广告平台和亚马逊的特色产品也是如此。

在Web 2.0中,这些中介机构掌握着全部的权力。他们拥有我们全部数据,决定了我们在网上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保留了随时关闭我们对平台的访问的权利。无论你属于政治路线的哪一边,你都已经亲眼看到了这些中介机构的力量,比如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推特账户被封停。

这些中介机构还决定我们可以与谁互动,什么时候互动,把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卖给最高的广告商。最后,如果这还不够,我们在互联网上使用的大多数工具和服务都是通过亚马逊的AWS云计算服务等地方集中起来的,近三分之一的互联网是通过AWS运行的。

什么是Web3.0?

在Web 2.0之后的阶段被称为Web 3.0,直到Gavin Wood在2014年左右创造了 "Web3"。无论好坏,这个简短的名字坚持了下来。简而言之,Web3就是要消除Web2.0中出现的所有问题。这一代互联网的重点是将权力从大型 科技 公司转移到用户个人身上。

正如一开始提到的,Web3的核心是一个去中心化、无信任、无许可和可互操作的技术产品的生态系统。现在是时候解释这到底意味着什么了。

Web3不是依靠单一的集中式服务器,而是建立在区块链驱动的加密网络之上,使数据能够存储在世界各地的分布式设备(也被称为 "节点")上。最终,这些分布式设备可以是任何东西,如电脑、笔记本电脑,甚至更大的服务器。它们作为区块链的框架,相互沟通,以实现数据的存储、传播和保存,而不需要可信的第三方背书。

由于这些节点,区块链提供了一个不可改变的记录——它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所有权证明工具,与我们之前看到的任何东西都不同。

随着Web 2.0的发展,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将我们的数据交给谷歌和Facebook这样的大型 科技 巨头。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依靠AWS提供我们的许多工具和服务。甚至更进一步,我们需要相信这些方面会以道德方式使用这些数据。正如我们在剑桥分析公司的丑闻中看到的那样,我们的数据很容易被用来对付我们,这可能会产生全球性的 社会 政治影响。

像这样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数据和身份的分散所有权,也被称为 "自我主权身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这种自主权所有权是通过MetaMask(用于以太坊和ETH兼容的区块链)或Phantom(用于Solana区块链)等数字钱包实现的。有点像现实世界中的 "钱包",数字钱包作为你的Web3身份,安全地保存你的货币和数据。

这个钱包是可互操作的,这意味着它可以在互联网上无缝携带,并与各种产品和系统一起工作,允许你选择哪些去中心化的应用程序可以访问你的财产。此外,区块链上的所有交易和互动都是无权限的,这意味着它们不需要受信任的第三方的批准就能完成。

今天,个人必须使用他们的Facebook或谷歌登录来访问许多在线应用程序,这迫使他们交出他们的数据。但在Web3中,个人将拥有自己的身份。通过用区块链取代第三方,Web3开启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和价值链,集中式的中介机构不再受到青睐。最终,Web3将权力从中间商手中夺回,并将其还给个人。

事实上,我们已经在NFTs(不可伪造的代币)上亲眼看到了这一点。

许多艺术家、音乐家和其他创作者最近已经开始尝试他们可以从其作品中获得大部分收入的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功于智能合约的功能,智能合约是编程到区块链中的预定协议,一旦满足指定条款就会自动执行。具体来说,通过NFTs,智能合约允许二级版税结构,这意味着创作者每次在公开市场上交换作品时都能得到报酬。

由于价值链的这一根本性变化,创作者的收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并慢慢改变了 "饥饿的艺术家 "这一令人痛苦的真实刻板印象。

DAO在Web3中的作用是什么?

伴随着这个新的价值链,Web3孕育了全新的经济组织。去中心化的自治组织(DAO)是整个Web3空间互动的一个核心功能。正如Linda Xi所解释的那样,DAO是围绕着一个任务组织起来的一群人,"通过一套在区块链上执行的共享规则进行协调"。

DAO的主要优势在于,与传统公司不同,区块链为DAO提供了完全的透明度。任何人都可以看到和分析DAO的所有行动和资金。这种透明度大大降低了腐败的风险,防止重要信息被审查。它还确保DAO坚持其承诺。这是因为,像NFT一样,DAO也在智能合约上运行,只要满足某些条件,就可以触发一个行动。例如,在DAO的情况下,智能合约可以确保获得一定数量的赞成票的提案会自动颁布。

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组织(几乎所有的公司或非营利组织都是如此)不同,DAO以扁平的等级结构运作,允许所有成员在影响更广泛群体的关键决策中发言--而不仅仅是主要股东。

更重要的是,DAO对普通人来说更容易进入,因为进入的门槛没有那么高。

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被允许在早期投资于一个项目因此而获得大部分财务回报的机构--他们都是有庞大资源和有广阔关系网。

DAO则不然。它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参与,而且成本要低得多。

一些加密货币项目也可以被视为DAO,因为其中许多项目是由分散的治理形式管理的,其中代币持有人对项目的未来进行投票。迄今为止,DAO已被用于众筹项目,治理社区,甚至还试图购买美国宪法。

虽然 "Web3 "和 "metaverse "这两个词经常交替使用,但它们是不一样的。

元宇宙被定义为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混合体。元宇宙的支持者认为,这样的未来是不可避免的,有一天人类将在一个以某种方式增强的世界中度过大部分时间。这个想法最近获得了很大的吸引力,因为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将他的社交媒体公司更名为 "Meta",在元宇宙上下了很大赌注。

Web3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互联网版本,与增强物理现实没有任何关系。虽然许多Web3协议,如NFT或点对点加密货币交易,可能会在未来的metaverse中使用,但Web3并不是metaverse。

尽管如此,Web3还有更严重的问题。

首先,重大的变化带来了重大的风险。Web3最好的部分之一是你对你自己的数据有完全的所有权。这也是最糟糕的部分。Web3空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个狂野的西部,充满了不良行为者。由于不依赖中心化的权威机构,你要完全负责的保证你的数据和货币的安全。这意味着要注重钱包安全,不断警惕网络钓鱼计划,并且永远不要泄露你的种子短语(助记词),即使是最值得信赖的Web3协议和平台也会被黑客攻击和暴露,所以始终保持警惕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在Web3中,不信任并不是一个普遍的真理,你首先需要信任你自己。

还有可扩展性问题。虽然很少有人会认为去中心化本身是一件坏事,但正是因为去中心化,Web3上的交易才会更慢。更改需要由矿工处理并在整个网络中传播,这需要时间。

然后是gas,这是用户为使用世界上最流行的区块链--以太坊区块链所支付的费用。具体来说,"gas "是成功进行区块链交易所需的费用。这些费用在高峰期可以飙升到每笔交易数百美元。

然后是去中心化的难题。尽管区块链可能是去中心化的,但许多使用区块链的Web3服务目前是由数量极少的私人公司控制的。而且人们有理由担心,为支持去中心化网络而出现的行业是高度整合的。

事实上,这远不是一份详尽的担忧清单。然而,如前所述,Web3仍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开发人员正在积极努力解决目前的问题。

因此,Web3被设想为互联网的下一个阶段。这是一个去中心化、隐私至上的互联网时代,用户拥有自己的数据,利润从中心化的中介机构转移到创造者和他们的社区手中。如果解决当前问题的开发人员取得成功,我们可能就会进入Web 3。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eb3/10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