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行业怎么推广(2023年最新分享)

人工智能行业怎么推广(2023年最新分享)

时间:2023-12-08 本站 点击:0

导读:今天首席CTO笔记来给各位分享关于人工智能行业怎么推广的相关内容,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产学研政结合才是推进人工智能发展的最佳途径

从人工智能的技术突破和应用价值两维度分析,未来人工智能将会出现三个阶段:

未来3-5年,人工智能仍以服务智能为主要趋势。在服务智能情景下,数据可得性高的行业,人工智能将率先用于解决行业痛点,爆发大量场景应用。医疗、金融、交通、教育、公共安全、零售、商业服务等行业数据电子化程度较高、数据较集中且数据质量较高,因此在这些行业将会率先涌现大量的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用以解决行业痛点。

对于人工智能而言,医疗领域一直被视为一个很有前景的应用领域。基于人工智能的应用在未来数年内能够为千百万人改进 健康 结果和生活质量,例如临床决策支持、病人监控、辅导、在外科手术或者病人看护中的自动化设备、医疗系统管理、慢病用药和生活管理等。

在金融领域,智能个人身份识别将用于解决金融安全隐患,智能高频交易将用于提高金融决策效率,智能投顾将帮助金融机构开拓用户。

在交通领域,人工智能将应用于无人驾驶、智能 汽车 、交通规划等场景,用于解决目前交通行业普遍存在的驾驶感受差、道路严重拥堵等问题。

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已经被学校和学生广泛使用,机器人早已经成为了广为欢迎的教育设备,智能辅导系统(ITS)也成为了针对科学、数学、语言学以及其他学科相匹配的学生互动导师。

在公共安全领域,人脸识别将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无人机、预测警务应用可以应用于反恐、维护公共治安等场景,用以解决公共安全隐患。

在零售领域,人工智能将提供精准搜索和推荐,智能导购将降低营销成本,提升用户体验,从而迎合消费升级和消费者日渐成熟的趋势。

在商业服务领域,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个人智能客服和企业智能助手,未来人工智能还将拓展到人力、法律等专业服务领域。

人工智能对企业、高校和政府都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 历史 意义,能否抓住这一技术革命的战略机遇,构建本地高 科技 的竞争优势,是摆在各级政府和各类企业、高校和相关机构的必答题。

1、 企业:抓住人工智能风口,构建新的竞争优势

传统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在企业布局上,企业有专有的固定资产、品牌、知识产权等资源,在所在领域取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并通过门店和经销商网络建立了稳定的客户关系;其二,在企业自身的能力上,企业积累独特的人力资源和技能,并在流程上尽可能精简。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企业竞争带入新的纪元,互联网不仅连接虚拟空间,还连接人和资产所在的现实空间。人工智能时代,企业竞争优势转变为算法和数据资产,建立学习网络和数据生态,360度洞察消费者,通过人工智能不断地学习产生新的知识,同时在大数据驱动下,进行即时自动决策。

为实现快速转型,在人工智能阶段构建新的竞争优势,传统企业需要携手互联网企业, 探索 新的商业模式。本中心的建设是为顺应人工智能发展的大趋势,着力于提供人工智能创新业务的支撑平台,为客户提供丰富的终端平台, 探索 新的应用模式,积累应用部署和推广的经验和方法,形成一系列成熟的可复制推广的应用模板,为人工智能应用在多个行业的规模化推广做准备,带动我市人工智能行业的技术发展,实现自主创新。

2、高校: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攀登人工智能(AI)领域的技术高峰,归根结蒂是人才的竞争,据相关专家预计,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人。而我国只有清华、北大、复旦、南京大学等为数不多的名牌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河北省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更是凤毛麟角,对本地的高 科技 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为此,建立普通高等院校人工智能(AI)专业产学研合作项目,旨在尽快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当地的高技术发展做好人才支撑。

3、政府:全方位政策支持,构建人工智能产业体系

人工智能产业已充分得到了我国政府的重视,近期国家级人工智能扶持政策相继出台。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将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在技术和应用层面加速发展……人工智能作为重点布局的11个领域之一,将会在智能家居、智能终端、智能 汽车 及机器人等领域进一步推广应用。”为落实该指导意见,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 科技 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制定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指出,“到2020年,中国将基本建立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创新服务体系和标准化体系,培育若干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业,行成千亿级的人工智能市场应用规模。”

为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府应从以下三个维度加强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政策支持:

人工智能产业要想“弯道超车”,中国只需做到这点

时至今日,没人会怀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连接红利已趋向平缓,而技术红利的下个“继任者”也已达成共识:人工智能。当它如一条条毛细血管渗透进搜索,电商,金融,医疗,交通,教育,媒体和制造等行业,其作为决策层的期许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毫不令人意外。

但商业常识是,将技术落地是检验技术的唯一标准。相较于散落在不同技术精英头脑中的需求构想(从0到1),将人工智能以最快速度产业化落地无疑更为关键(从1到后面的无数0)。

令人欣喜的是,最近《纽约时报》在采访大量美国政府官员和硅谷精英后就得出结论:中国的AI将与美国齐头并进,从产业落地的角度,中国已经诞生孕育人工智能温润的社会土壤。当然,最终的开花结果,需要初创企业,地方政府和产业园区运营商的合力锻造——这其中,以京津冀和珠三角为核心的区域示范效应,无疑会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

中国:后发制人

麦肯锡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四大趋势的合围正让AI来到产业落地的拐点:一是在产业链基础层,数据资源的规模及种类大幅增加;二是半导体厂商及CPU和GPU巨头都把AI视作新目标;三是开源人工智能平台的数量和规模持续激增;最后,科技巨头和风投正日趋关注人工智能跨行业创新应用的初创公司。

以上拐点将给予中国一次“后发制人”的机遇。麦肯锡预计,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市场将以50%的增速逐年增长,远超全球市场20%的复合年增长率。

为什么?首先从底层技术上,深度学习以一种非常精炼的算法模型解决了过去复杂的输出模式,降低了参与者门槛。从产业资源上,如李开复所言:中国每年毕业上百万的工程师,没有任何其他国家能做到这一点,“一名优秀的数学和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经过6个月培训,就可以进入人工智能行业,成为合格的人工智能工程师。”这本就是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

更重要的是,就像“互联网+”连接红利源自传统基础产业的赢弱,中国也有许多传统行业需要通过AI完成产品升级,“如果有AI和大数据技术想卖给美国银行,可能它们已经打磨的很好了,但在中国很多银行却能够非常快速的产生价值,帮助他们赚几千万上亿的营收,他们当然愿意花钱来买这样的服务。”

最后,在中国,大数据获取相对容易——常识是,海量数据是训练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养料,于是在交通(看看滴滴的崛起和无人驾驶的发展便知),金融,医疗等数据资源丰裕的领域,人工智能的示范效应已经非常明显。

这对中国的产业升级无疑是巨大利好。在刚结束的“京津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端会议”上,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江涛就引用了孙正义的观点,“孙正义指出未来国家竞争力取决于劳动力人口,提出要给日本增加三千万台二十四小时的工作机器人,相当于给日本增加九千万的劳动力,通过这个拿下全球GDP第一名。未来的人工智能不光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的事情,也是影响我们国家在未来的竞争力。”

加快产业化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对AI产业的扶持也令人欣喜,去年至今,一次次中央出台的文件掷地有声:去年5月23日,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和网信办联合印发《“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表示到2018年中国将基本建立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创新服务体系和标准化体系,培育若干全球领先的AI骨干企业,形成千亿级的人工智能市场应用规模。去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要求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促进AI在经济社会重点领域推广应用。今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关于促进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就包含加紧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微机电系统等新兴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布局。

在AI产业落地过程中,除了中央自上而下的决策,地方政府和相关产业园区的资源整合同样意义非凡。若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视作一个产业整体,各方扶持力度已着实不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20多个省市把机器人作为重点产业进行培育,全国已建成和在建的机器人产业园区超过了40个。

在具体区域建设上,各种原因的合力,正在让京津冀地区在智能产业发展中占领先机——北京的龙头地位自不必多言,从最精尖的脑科学基础研究到主导各种智能产品的创意落地,这里集聚着这个国度最顶尖的技术大脑。而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河北作为协同发展的重要环节,正在释放日趋重要的区域价值。譬如华夏幸福就在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落地方面做出了积极尝试。其悉心打造的香河机器人小镇,集孵化加速、智能制造、创意体验和生态涵养于一体,截至目前已累计签约德国尼玛克和汇天威等各类领军企业近50家,涵盖工业、医用、军工机器人、3D打印和无人机等多门类机器人项目,是京津冀产业链中最全的综合性机器人产业集群。

而在被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的先后次序上,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只是排头兵——智能家居,智能机器人,智能交通,智能医疗……人工智能仿佛新经济时代的“水电煤”,正在推动一切传统行业的升级再造。那么,如何在细节上完善产业链,通过生态的力量扶持初创企业,就成为中国AI产业能否真正完成“弯道超车”的关键。

告别“单打独斗”,培育生态链

最新一次的大规模讨论发生在廊坊。5月18日,由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办,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等单位承办的“京津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端会议”召开,众多科技名企和业内学者汇聚于此,共同探讨京津冀地区如何加强协作,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必须承认,中国AI产业集群的建设稍显缓慢。尽管中国在语音识别等细分领域上已颇具领先地位,但相较于美国早已成熟的“积木式创新”(高校专利+商业团队之间的无缝衔接),中国AI在产学研之间还尚未形成完善的共赢机制。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副所长温晓君就认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目前仍以“单打独斗”为主,缺乏技术间的协同,产品间的互联互通和上下游的互动缺乏有效协调,无法形成发展合力。他建议:“打造高水平公共服务平台。建立集技术研发、示范应用、产品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等功能为一体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孵化中心,促进产融对接。”而打造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人工智能的集群式创新能力,无疑需要各地方政府和产业园区运营商的扶持。

人工智能是高度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从目前发展状况看,京津冀,长三角以及珠三角是人工智能产业的重心,精英人才,精尖技术和资本力量无一不在向这些地方倾斜。而可以肯定的是,与作为技术分支的机器人产业正在发生的故事一样,在人工智能产业化过程中,正处于跨越发展关键时期的京津冀同样将担当主角。

在“京津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端会议”上,中科乐创总裁纪顺友就举了个特别好的例子:“京津冀和雄安新区是新的发展,在城市规划和政策配套上都能以最先进的理念来去铺设。讲一个很具体的例子,驭势科技的车分为高速和低速,就是因为有些环境技术还没有到位,还有一些风险,包括保险、法律的风险。在一个新的园区里面,可以通过用公交车先做无人驾驶,或者是专用道,或者一些其他的措施来让这个技术能率先落地,能实现商业化,慢慢在克服更广泛问题的时候全面铺开,这是一种优势。”

这无疑是一种更顺势而为的发展方式。就像苏州大学机电学院院长孙立宁在“京津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端会议”中所言:“未来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这种高端技术在京津冀地区将发展比较好。这里有很好的人才优势、产业链优势以及众多资本优势,有利于形成小镇、区域型的高端产业。此外京津冀工业基地也需要转型升级。”商汤科技副总裁柳钢也表示:“京津冀经济圈,如果能够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浪潮到来的时候,有很切实的措施和对应的政策,将搭载上万物智能的时代一起腾飞。”

嗯,不难发现,关于人工智能的一切乐观判断都源于同一个逻辑起点:追溯历史,数十年来,人工智能前几次令人振奋但又很快偃旗息鼓的浪潮,都是由学术研究主导——但从如今革命性AI产品的层出不穷便知,这轮人工智能热潮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的商业行为主导,两者可谓云泥之别。而这也足以令人确信,人工智能正处于大规模爆发的前夜。

诚如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吴甘沙在“京津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端会议”中所描述的那样:“2016年开始的人工智能时代,它的历史地位一定是跟20年前的互联网以及40年前的个人电脑可以相提并论,我们经历了20年的数字化,20年的网络化,未来的20年一定是波澜壮阔的智能化的20年。”

我非常相信这一点。

李北辰/文(知名科技自媒体,致力于用文字优雅的文章,为您提供谈资与见识)

2018,人工智能行业将如何走向?

人工智能—每日一点点:

时间过的很快,2018年已经到来第二天,2018你准备好了吗?人工智能涉及各行各业,发展快,成果多,2018,人工智能应该怎么走!

1

1、吹捧少些,实施多点。人工智能的火爆,但一些趁热闹唱着人工智能的热潮伪企业很多。虽然AI很火,但真看不惯一些媒体一直在炒冷饭,然后一些人不亦乐乎。尽管从行业发展的角度,这种行为是可理解的,但对行业无益处。

2、加快B端市场抢占,积极尝试C端市场。这是接下来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在B端,已经非常成熟,无论是科大讯飞,还是商汤科技,头一批的人工智能企业已经完成了攻城略地,接下来的机会应该在C端,B端现在太难进去了。C端机会很大,当然风险也很大,但到了2018年,也是时候布局C端了。

2

3、各大互联网公司加码。如果是2017年还是宣布做AI,那到了2018年,如果不是真的做AI,基本没有太多机会了。因为BAT等大公司已经全面入局,接下来则是抢夺现成蛋糕的时候。一些传统的硬件公司,比如手机公司,如果不快速切入AI,其实后面会很被动。

4、政府会继续推动。没错,政府也停不下来了,因为政府的热情已经被煽动起来,只要在接下来的一年不冷下来,政府会大力加码。尤其是地方政府,开始大规模搞人工智能产业基地、AI小镇,尽管这些是政绩工程,但一定程度上促进行业的发展。

5、高校的反应将起关键。在过去的一年,高校大规模的设立人工智能专业,但远远不够,人才荒的缺口,会导致接下来的一年,更多的高校宣布设置人工智能专业,或者至少搞个实验室。就在写这篇文章之前,北大法学院刚刚宣布成立AI实验室了。所以高校也不愿意错过这次机会,何况,这是一件对行业很有价值的事情。

6、更多国家入局。AI不只是一个公司的战略,还是一个国家的战略,随着大国的入局,中小国家也被迫卷入到人工智能争夺战中来。再穷也不能穷人工智能,但有一些人口少的小国,可能通过别的方式来入局AI,不一定通过正面战场,毕竟这是一件因地制宜的事情。

7、资本和股民会变得理性。过去的一年,已经上市的人工智能企业,股票大涨,还没上市的人工智能企业,则估值大涨。这是因为大家不理性,导致的水涨船高。但到了2018年,这个会变得谨慎,毕竟泡沫吹得太大了,再往上拱有点难,所以尽管大家很自信,但不会像去年那样没头没脑了。

3

8、人工智能培训热会持续。虽然,培训班出不了AI大师,但是,高薪和热钱的涌入,使得很多在传统互联网企业得不到大展宏图的人,试图通过培训班来转型。这是阻挡不住的,因为AI人才缺口太大,高校一时供应不够,只能培训班来凑,所以今年这个行业估计能赚得盘满钵满。

9、大批产品出来。随着苹果的iPhone X拉开了人工智能产品的序幕,更加智能的手机、机器人、无人车、智能音响、办公助手、智能家具等一系列老掉牙的概念产品,会因为真正的AI技术嵌入,而开始大规模进入消费市场,可以说,在今年,将是AI产品逐鹿中原的一年。

10、与其他风口平分秋色。中国的互联网创业圈,一定是一年一个主题的,但由于人工智能的影响力太大了,所以在接下来的2018年,它的天威会继续。这并不妨碍其他风口起来,比如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在此前预热了一年,到了2018,则正式开始开枝散叶了,走着瞧吧。

11、AI从风口变成了潮流。没错,说人工智能是风口,那是因为2017年要把它炒热,到了2018年,人工智能必须是潮流,潮流的目标是星辰大海,越流越大,我们只需要跟着潮流走,就不会错。

人工智能—昨日业绩:

1.北京首条无人驾驶地铁年底开通

司机坐在驾驶室里却不用操控列车,车门夹到异物三次后就不再关闭,从燕山站到阎村东站单程大约25分钟。地铁燕房线主线14.4公里,全线设9座高架车站。

2.首家京东X无人超市落地烟台

目前无人超市只有一名店员,提供引导服务,更多进店识别、购物、结算等,均是由大数据分析、辅助运营手段、刷脸进店、智能进店、优惠更新、自动结算等。

3.北京首个无人驾驶试运营基地落户顺义

这是北京首部自动驾驶新规以来,首无人驾驶区域。未来将围绕无人驾驶、人工智能、5G通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道路、云计算、高性能芯片、自动化、先进机器人等领域打造高科技引擎。

4.华为公布2017全年营收

华为轮值CEO胡厚昆在2018年新年献词中表示,2017年华为全年销售收入预计约60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5%。

在教育行业,我们怎么利用人工智能?

首先,可以利用他来搬运各种教学器材,机器人用来搬运东西这事情太常见了,如果有一天人工智能能够普及,或许包括学校在内,所以行业都可以让一些机器人来干体力活了,而人类只需要输入一些数据按一些按钮就好了。

然后,也可以利用他进行教学辅导,人工智能比人类最强的就是他的数据存储功能,我们可以将大量的教学需要的数据载入进他的储存器内,然后进行一些即时的提取和使用,同时需要他具有类似ppt教育的功能,至少要保证他会更加的方便,而且储存量要够大,甚至在一些纯理论教学中,他可以进行一些课程讲解。

最后,甚至可以让他进行考试的监督任务,尽管这个肯定是我们学生最讨厌的,但是在一个人工智能都普及的时代,或许考试也早已经无纸化了,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教室内部以及程序内部的双重监督来确保学生有没有进行作弊行为。

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出炉AI产品推陈出新的介绍?

人民网北京12月16日电 今年以来,AI热潮不断涌现。14日,工信部正式印发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业界普遍认为,《计划》出台后将进一步促进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15日,业内再次推出了银行智能投顾、智能投研、智能监管、和智能运营四款人工智能产品,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14日,工信部正式印发《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和集成应用为重点,推进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计划》按照“系统布局、重点突破、协同创新、开放有序”的原则,提出了四方面主要任务:一是重点培育和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无人机、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视频图像身份识别系统、智能语音交互系统、智能翻译系统、智能家居产品等智能化产品,推动智能产品在经济社会的集成应用。

二是重点发展智能传感器、神经网络芯片、开源开放平台等关键环节,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软硬件基础。

三是深化发展智能制造,鼓励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各环节的探索应用,提升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创新能力,培育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

四是构建行业训练资源库、标准测试及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智能化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障等产业公共支撑体系,完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

业界普遍认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计划》出台后将进一步促进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产业界认为,2017年开始,相应的人工智能应用在我国已开始涌现,随着《计划》的逐步落实,将大大促进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水平。

AI产品不断推陈出新

据了解,目前,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已进行了大量的前期研究,而联想、华为、京东等企业也已开始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积极布局。产业界认为,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和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并不大,在不少细分领域还处在国际先进水平。

15日,恒生电子推出了银行智能投顾、智能投研、智能监管、和智能运营四款人工智能产品,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智能投顾作为新兴的财富管理方式,近年来在券商行业渐渐兴起。不只像恒生电子这些为券商提供IT技术服务的企业,开始参与智能投顾的竞争,近期多家大型券商也相继推出了自家服务APP的智能化应用模块,如国泰君安证券的君弘灵犀、光大证券推出的智投魔方、平安证券的AI慧炒股。

恒生电子总裁刘曙峰刘曙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投顾的发展已经有非常长的过程,用模型和策略帮助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但因为现在有了投资者行为数据的收集,可以用机器学习来更好地了解风险偏好,即做用户画像,包括人脸识别、语义识别、语音识别,这样的人工智能手段使得用户与产品的交互能力大幅度提高。

在今年防风险、强监管的主基调下,多省市的地方金融监管机构正处于转型升级中。恒生电子还推出了一款专门辅助地方金融监管的智能监管工具产品——“智能金盾”。

“该产品主要包括智能预警、智能分析、综合监管三个模块,可以对金融监管需要的舆情、资金、产品、交易、企业信息,进行全流程、智能化的监控”,相关产品负责人还介绍道,由人工智能分析以往发生的金融风险案例数据,结合金融政策,可以为地方金融监管机构提供风险分析模型,帮助对监管对象的金融行为进行评分评级等风险预警措施,最终提升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和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结语:以上就是首席CTO笔记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工智能行业怎么推广的相关内容解答汇总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欢迎分享给更多关注此问题的朋友喔~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AI/18772.html